用戶名:
   密  碼:
             
 用戶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專題新聞
 
習俗文化
 
發布時間:2015.09.18 新聞來源:華興行官網 瀏覽次數:
 
 

習俗文化

習俗文化專家淩建康先生述說古人是怎麼過中秋佳節及各地習俗習慣

                               

古人賞月

中國古代對月亮的崇拜極為普遍,人們在中秋節拜月、賞月、詠月。中秋節的月亮以及明月輝映下的情景奠定了中秋節的審美意趣。人們以期盼團圓、渴望科舉蟾宮折桂、追求愛情、祈求子嗣等為中秋節增添了世俗情懷。

  我們從諸多的皇帝詩文中可以看出,當年乾隆皇帝在山莊過中秋時的地點、時間以及當時的心情意境,如乾隆三十六年中秋即景中寫道:“勝地雲山真表地,中秋風月正秋分。”“雲山勝地為康熙三十六景之一,每當中秋吟詩於此。”此外,還有青楓綠嶼中的月臺、月色江聲、梨花伴月、雲帆月舫等,這些以月為名的景點都影射著賞月的意境,還有一些詩文說明瞭乾隆皇帝每年在山莊過完中秋節後,農曆十六早便起程出發至木蘭圍場行圍打獵,因而,從另一方面也證實了清宮行圍出發的時間制度。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各地風俗

因此,每到農曆的八月十五便是中秋佳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我們來看一看全國各地過中秋節的風俗。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

 
首頁| 新聞動態|企業簡介|企業文化|企業榮譽|產品展示|服務指南|產品預購|會員中心|聯系我們|領導致辭
Copyright 2005-2025 華興行(神香)實業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51.YES統計   備案: